做全科or強????基層醫療走到了十字路口
發布時間:2015.10.13 作者: 來源: 訪問人數:5049
如何吸引更多患者留在基層?8月1日,在深圳召開的第四屆基層醫療衛生大會上,國家衛計委基層衛生司社區衛生處處長劉利群提出了從“服務環境、服務功能、服務質量、服務管理和動員社會參與”五個方面的理念,通過提升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和強化人文關懷,為分級診療制度打下基礎。劉利群強調,基層醫療在發展全科的同時,也可以嘗試進行適宜基層的??平ㄔO。
改善服務環境 提升患者信任度
很少會有人否認改善一家醫院服務環境的重要性。對于基層醫療機構來說,溫馨的環境不僅給予患者最直接的舒適感,更能增強信任程度,從而提高醫療機構利用率。
劉利群說,目前,不少社區醫院的掛號、分診和藥房都已經采用開放式窗口,為了保護患者隱私,醫院也能實現一人一診室,并且擁有治療室和哺乳室。在方便安全方面,很多社區在逐步建立自助檢測設施自助掛號、查詢、叫號系統,設立防跌倒等便民設施,這些都是改善服務環境的好方法。
完善服務功能是下一步醫改“重頭戲”
長久以來,基層醫療機構更多時候是在強調全科隊伍建設,然而隨著居民對醫療需求的增長,??扑讲蛔愠蔀樯鐓^遇到的棘手難題。將社區功能定位于公共衛生,還是公共衛生與??平ㄔO兩手都要抓,成為如今從業者面臨的現實問題。
“基層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醫療功能弱化,大家在努力發展全科時必須承認,全科醫生實際掌握的技能并沒有完全明確的界定,全科醫生并不能很好地解決所有健康問題,比如說大量外傷的清創縫合、取出喉嚨卡的魚刺,緩解被風沙吹過眼睛的不適等,都需要??浦R,醫護人員具備更多??浦R,才能留住更多患者?!眲⒗簭娬{,完善醫療服務功能將成為下一步基層醫改的“重頭戲”。
提升服務質量 增進醫患互信
不可否認,基層目前仍需要發揮社區衛生優勢和特色,來彌補技術短板?;鶎有l生從業者良好的精神面貌、標準的服務用語和優質的醫患溝通方式,有助于提升醫患互信。
在優化服務流程方面,劉利群說,連續性服務是社區重要特色,各地在主推責任制服務和簽約服務,建立全科醫生團隊,劃片包干,與居民簽約,這些都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衛生服務模式。此外,基層還可以通過微信、微博來調動居民參與的積極性。
加強內部管理 讓團隊更有凝聚力和戰斗力
基層醫療機構可以從管理要效益,培育、發展機構文化,不斷積累,建立品牌效應。
在劉利群看來,管理可以出效益,每名優秀的管理者都有一個好的經營理念,并能帶出優質團隊。劉利群認為,在人才管理方面,基層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績效考核方案,在文化建設方面,則需要在醫德醫風、價值觀、團隊合作等方面下功夫,這樣才能讓團隊更有凝聚力和戰斗力。
動員社區參與 最大發揮協同效應
“因社區而生,為社區而存”,動員社區和群眾參與,才能最大發揮協同效應。
基層醫療機構建設離不開社區的參與,除衛生計生部門外,更多資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。其中包括民政、養老、婦聯和殘聯等。與此同時,社區醫療機構還應得到街道、居委會、駐區單位的支持,讓這些部門參與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的活動。
另外,劉利群發現,發動志愿者,組建患者俱樂部、健康俱樂部等組織,也成為很多地區建設特殊社區衛生中心的重要“推手”。